欢迎访问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丨温情回访,为孩子点燃一盏明灯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8日

  微信图片_20241218144526

  “我竞选上了班级团支书,加入了篮球社团,大学生活很充实。但最近有些成长中的困惑想和您聊聊。”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法官韩爽接到当事人打来的电话,她既欣慰又牵挂,决定回访当事人小邱。

  事情还要从2022年4月的一天说起,高二学生小邱和小杰在学校因琐事发生冲突,小邱一拳打在小杰左眼眶上,导致其骨折,构成轻伤一级,小邱被提起公诉。

  韩爽受理该案后,考虑到双方均是未成年人,且案发在学校,首先想到是否存在“校园霸凌”问题。经庭审、阅卷和多方调查,韩爽了解到这次冲突是偶发,于是决定组织双方调解,但被害人父母态度坚决,不同意调解。

  只能一判了之吗?被害人如何保护?被告人要为一个冲动行为背负一生吗?两个孩子的高考怎么办?

  如何妥善审理这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成为韩爽的心病。随着对案件深入思考,韩爽越发坚定要把“双向保护”的司法理念做实做细,决不能“一判了之”。韩爽以法律释明和思想疏导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双方调解20余次,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鉴于小邱平时表现良好,主动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取得了小杰的谅解,且系初犯、偶犯,经综合考虑,合议庭判决小邱犯故意伤害罪,免予刑事处罚。

  “法官,小杰有厌学情绪,总是担心同学们背后议论他,您能开导开导他吗?”电话那头小杰的母亲非常焦急。

  在征得同意后,韩爽为小杰安排了一场心理疏导,地点就在该院“心灵港湾”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师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与小杰聊天交流,通过引导发问、沙盘游戏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引导小杰释放负面情绪,放下心理包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陪伴、疏导、开解,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小杰的情绪明显舒缓,灰暗的眼眸重新焕发了光彩。

  “我们倾心打造‘心灵港湾’心理辅导室,聘请心理咨询师及志愿者,对案涉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引导和安抚。”少年家事审判庭负责人张莉介绍。

  截至目前,即墨区法院已对33名未成年犯、25名被害人进行了心理矫正,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10人在帮助下复工、33人复学、5人考上大学。

  “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家长的教育责任重大,一定要多关心、引导孩子。”宣判后,韩爽的话让小邱的父母对培养孩子有了更多的感悟,一再表示要好好尽到教育监护责任。

  为了保障小邱的正常学习、生活,避免回归社会后因犯罪前科而受到歧视,判决生效后,法院依法封存了小邱的犯罪记录,并依法向小邱及其法定监护人、辩护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送达《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

  结案后,韩爽多次以电话、走访的形式回访双方父母,帮助两个孩子重拾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最终,二人均以较好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

  “感谢法官在我茫然无措、以为生活从此灰暗的时候,为我点燃一盏明灯,帮我开启了新生活。我在大学和老师、同学相处得很好,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我想把法官给我的关怀和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在近日的回访过程中,小邱的乐观自信和社会责任感让韩爽感到无比欣慰。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即墨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即墨市振华街150号 电话:0532-85559817 邮编:26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