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人民法院2013年工作报告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7月07日 |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市法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紧紧抓住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为总抓手,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一年来,市法院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保障和服务民生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眼大局科学定位服务职能。正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审判的关系,自觉将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保持司法中立性、被动性的同时,发挥司法的服务性、能动性作用。特别是围绕服务我市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大沽河即墨段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组织专题调研,制定《关于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和大沽河即墨段治理工作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意见》,妥善处理了青岛铁牛工业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群体性案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司法支持。 ——保障民生落实司法便民举措。把实现当事人的合法诉求作为保障民生的重点,制定方便群众诉讼措施12项,实现了立案、缴费、送达、保全“一条龙”服务。设立诉前调解合议庭,使部分民商事纠纷在立案前得到化解,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开展“百名法官进百村、进百企”活动,主动深入村庄、企业,化解纠纷、宣传法治,为农民创业、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发放司法救助金65.5万元,对“赡养、抚养、扶养”案件、劳动争议案件以及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减免诉讼费16.3万元。 ——创新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立立案二庭,专门负责处理涉诉信访案件,全年涉诉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2%,23件省市交办的疑难复杂案件得到有效化解,被青岛市委表彰为安保维稳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制定《即墨法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心理干预工作暂行办法》,将心理干预引入少年审判工作,促使未成年人犯更好回归社会,并被确定为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干预工作试点单位。扎实推进刑事附带民事联动机制,将罪案矛盾化解关口前移,切实解决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赔偿不到位的问题,从根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新华社内参对该经验做法予以转发,山东省、青岛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先后做出肯定性批示。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一年来,市法院坚持实体、程序并重,调判、和解并用,稳妥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共受理各类案件13368件,审(执)结14237件(含旧存),占青岛两级法院结案总数的11.5%,一线法官人均办案185件,最多达558件,再创历史新高。 ——坚持宽严相济,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共受理刑事案件1008件1330人,结案1096件1437人(含旧存),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36人。一方面,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稳定的暴力性、侵财型和毒品犯罪,加大针对危害食品安全、交通肇事、盗版侵权、非法传销以及高利贷诱发型犯罪的专项审判力度。其中,审结“两抢一盗”案件251件,对一起制售死鸡严重侵害广大市民身体健康犯罪案件中的三名主犯,分别判处了15年有期徒刑。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全年回访社区矫正缓刑人犯49次,为经济确有困难的42名未成年被告人依法指定了辩护人,对659名罪行轻微的被告人从轻、减轻或判处缓刑处罚,免予刑事处罚23人,最大限度化解罪案矛盾,减少了社会对抗。 ——坚持调解优先,服务保障民生权益。受理民商事案件8489件,审结9877件(含旧存)。始终贯彻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工作原则,全年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5998件,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认真审理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劳动争议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平等保护公民和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并结合案件审判,加强释法说理,弘扬社会公德,倡导诚信经营,着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法治环境。 ——坚持沟通协调,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受理各类行政案件460件,审结462件(含旧存)。建立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机制,实行支持和监督并重,并通过发布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提出司法建议等方式,积极化解行政争议。依法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案件57件,撤销、变更、确认违法或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案件14件,依法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391件,促进了依法行政。 ——坚持多措并举,努力破解执行难题。受理执行案件3401件,执结2792件,执结标的额3.7亿元。探索实施“新旧案件分离、新案分段执行、每周工作调度”的“两分开一调度”执行工作机制,通过对执行流程节点控制、分工合作,使执行工作更加规范、高效、透明。开展了“关注民生百日会战”专项集中执行活动,组织干警进驻乡镇,成功执结一批“骨头”案和“老大难”案件。推进反规避执行工作,充分运用财产申报制度、悬赏举报制度以及司法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加大执行威慑力度。共拘传452人,拘留378人,2人被追究拒执罪。 三、加强司法审判管理,不断提升审判质效 一年来,市法院通过创新司法审判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监督机制,规范案件审理、约束法官行为、确保司法公正。 ——建立精细化审判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开展“规范提升年”活动,集中清理、修订制度16项,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理顺管理机构,强化审判管理办公室职能作用,加强对案件质量和效率的监督。落实考评制度,实行审判形势季度分析、改发案件逐案通报和审限管理一票否决,细化违法审判责任。严把质量关口,深入开展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切实完善庭审和裁判文书的各项规定。创新管理方式,实行阶段性工作总结讲评制度,做到“每周一小结,半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讲评”,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落实力度。 ——健全阳光化审判管理机制。实行以庭审公开为中心,覆盖立案、审判、执行、裁判文书等各个环节的“阳光工程”,对所有依法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开庭,并现场录像。确保当事人通过网络查阅裁判文书,通过视频再现庭审过程,通过短信了解执行进程,努力构建方便群众、公开透明的阳光司法服务体系。 ——打造信息化审判管理平台。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全面升级改造综合审判管理系统,使我院信息化建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加强信息技术应用,通过新的审判管理系统,对法院行政工作实行集约管理,对办案各个环节进行动态跟控,实现了对干警业绩考核和案件审判质效的智能化管理。 四、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保障公正廉洁司法 一年来,市法院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引入新理念,开拓新思路,出台新举措,努力提升干警素质,夯实工作基础。 ——搭建有效载体,培埴核心价值观念。组织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三新”活动以及“知大局、精业务、创一流”集中调研活动,引导干警树牢群众观念,弘扬奉献精神,培育“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五标”活动,确定江苏江阴法院为学赶目标,并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和赶超方案。我院被确定为青岛市道德讲堂建设示范点,刑事审判庭被确定为青岛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基层示范点。全年共有13个集体、26人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有1人被表彰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加强文化建设,陶冶干警情操。打造部门诉讼文化,在青岛法院系统中首次提出了部门诉讼(岗位)文化概念,各个法庭依据审判特点及地域特色,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辐射功能,引领并规范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大信法庭被青岛中院确定为行为文化建设标杆法庭。打造家庭廉政文化,开展“八个一”特色廉政文化活动,向干警家属发出家庭助廉倡议书,开展评选“廉内助”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全省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点建设。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司法能力。组织干警参加各级业务培训24期、370人次,特别是加强对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法官适用法律、化解矛盾的能力。积极组织法官开展论文、调研、案例研讨活动,搭建“练兵”平台,着力增强法律认识和解决司法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断案能力。开展创先争优,举办优秀裁判文书评选、争创“办案能手”、“党员先锋”等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的审判经验和科学的司法方法,进一步提升法官庭审驾驭、判决说理的能力。 ——狠抓作风建设,确保司法公信。积极开展“党性党风党纪集中教育”活动、“司法作风教育”活动以及排查防控廉政风险“回头看”活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单位、家庭和社会廉政监督网络,加强对审判权、执行权等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内部管控及常态监督。坚持从严治警,建立内部督察制度,从信访、走访、暗访入手,严肃查办干警违反“五个严禁”、“十条禁令”和其它违法违纪问题。 党的领导、人大监督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政治优势,也是做好法院工作的根本保证。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市法院全面梳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共办理代表建议14件,并就刑事审判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项工作报告,认真研究办理审议意见,落实整改措施。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工作联系,向代表、委员寄送法院《工作通报》620份。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旁听案件、参与庭审评查43人次,走访代表委员86人次。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研究刑事案件7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发挥政协联络员、执行工作监督员的外部监督作用,召开各方面代表参加的座谈会15次,并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落实整改。通过公开廉政监督电话、向当事人送达廉政监督卡等方式,受理当事人投诉、举报26件,全部限期办理完毕。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12年我院工作取得的一些成绩,是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以及政府、政协、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离不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市法院,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法院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个别干警综合素质不高,司法作风欠佳;案多人少矛盾仍然突出;部分绩效指标有待提高;“执行难”问题有待继续破解等等。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以创先争优的工作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恳请各位代表和委员继续给予关注、理解与支持。 2013年,市法院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树立“能动司法、民本司法、和谐司法、廉洁司法”的工作理念,围绕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为即墨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司法服务。 ——着力抓好第一要务,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作为。坚持把司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市委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部署,高度关注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高度关注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审判执行好各类案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搞好司法保障和服务。 ——着力抓好司法为民,在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上有新举措。进一步完善立案“文明窗口”、上门立案、巡回审判等为民司法举措,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便利和温暖。落实“法院开放日”活动,畅通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渠道。把司法救助作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困难当事人的救助力度。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大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提高民生案件审判执行效率,通过保民生,实现得民心。 ——着力抓好管理创新,在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上有新成效。充分发挥层级管理的作用,以公正为核心加强审判管理,以公平为重心加强人事管理,以效能为要素加强政务管理。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规范执法尺度,统一立案和裁判标准,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把群众关心、关注的超审限、案件质量瑕疵等问题,作为审判质效管理的重点,努力提高司法水平。 ——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在促进公开公正廉洁司法上有新提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法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司法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有关实施办法,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亲和文明的态度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加强惩防长效机制建设,继续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惩戒力度。深入开展法院文化建设,大力发掘和宣传先进典型,树立人民法院良好形象。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和意见收集、情况反馈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司法民主,更加主动地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决心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立足即墨市情,围绕中心工作,认真落实本次大会提出的各项要求,锐意进取、勇争一流,扎实做好人民法院各项工作,为奋力争当全省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开放型现代化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