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即墨市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业务 > 工作报告

即墨区人民法院2019年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01日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9年2月1日在青岛市即墨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院长  曹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即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区法院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和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区委“13456”总体发展思路,聚焦审判执行中心工作,狠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本解决执行难、涉军停偿案件审理等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1773件,办结20474件,分别位列全省基层法院第七位、第六位,服判息诉率97.65%,位列全省基层法院第二位,二审发改率2.5%,办案质量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位。先后荣获“全省审判工作先进法院”等59项集体及个人荣誉。

  一、坚持政权机关定位,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政治建院,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法院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持“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法院工作的目标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强化党的领导,纵深推进党建工作。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向区委报告法院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着力推进案件审理、执行攻坚、司法改革、涉诉信访等工作。认真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被青岛市委宣传部确定为“理论宣教基地”。强化党支部建设,组织干警赴临沂开展红色之旅,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筑牢大局意识,担当好新时代使命。围绕区委决策部署,从立审执全流程找准司法保障切入点,积极服务城市品质提升,围绕中心城区东部片区改造项目,成立巡回法庭,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完善司法建议工作机制,针对依法行政、金融风险防控等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提出司法建议9份,区委相关领导给予批示肯定。妥善处理重点案件,审结2起侵犯民营企业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审结的“茅台”“五粮液”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全省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审结涉及150余户农民的粮食买卖纠纷案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执结青岛娇贝尔服饰、普格瑞机械等公司涉及830余名工人的劳动争议案件,维护了社会稳定;围绕服务军队改革,审执结涉军停偿及善后案件25件,荣获北部战区五省(区)涉军维权先进单位。强化信访维稳工作,严厉打击非访犯罪,审结非访犯罪案件3件15人,圆满完成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

  二、忠实履行审判职能,高标准服务现代化新区建设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平安即墨建设。审结刑事案件1229件,判处罪犯1578人。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公安、检察部门建立涉刑事犯罪民商事及执行案件移送机制,移送涉黑涉恶线索22条,受理并审结涉恶势力犯罪案件2件,被省高院确定为扫黑除恶工作联系点。严惩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盗窃等犯罪案件545件713人。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审结涉毒品犯罪案件84件109人。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审理首起生态资源保护刑附民公益诉讼案件,审结污染环境、滥伐林木等环境资源类犯罪案件8件29人。严惩职务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犯罪案件6件10人。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667名初犯、未成年犯和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的被告人判处缓刑、管制或免予刑事处罚。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审结民商事案件11743件,标的额31.1亿元。审结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涉民生案件1681件。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审结土地承包等涉农案件275件。审结买卖、运输、承揽等合同纠纷案件3061件,营造流转有序的市场环境。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1995件,引导公民、企业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受理3件“执转破”案件,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90件,加强对核心技术、新兴产业的司法保护;深入青岛蓝谷、一汽大众等重点区位、企业走访调研,化解涉及重大项目的矛盾纠纷120余件。加强产权保护,着力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着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审结行政案件149件,办结非诉行政执行案件557件。严格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驳回行政相对人起诉或诉讼请求103件,判决支持行政相对人诉讼请求25件。支持依法行政,召开座谈会、举办各类执法培训共5次。完善行政诉讼协调机制,设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协调化解行政争议,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妥善化解部分小区居民房屋征收补偿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决战基本解决执行难,筑牢公平正义最后防线。2018年是最高法院提出的“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胜之年,区委主要领导两次作出批示,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本解决执行难机制建设,区人大常委会两次进行专题视察,增强了我们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全年共执结案件6796件,执行到位金额10.27亿元,最高法院周强院长视频连线督导、最高法院巡查组现场督查均给予充分肯定。深化执行规范化建设,制定《执行案件流程节点管理规定》等16个规范性文件,努力消除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问题。强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与金融、工商、国土等部门的财产查控机制,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实现执行财产的查控、处置一体化,共网拍408件,成交金额2.07亿元。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同23部门联签《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的实施细则》,助力诚信即墨建设。常态化开展“蓝色风暴”等集中执行行动,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3635条,限制高消费8219人次,司法拘留182人次,2951名失信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加大执行宣传力度,与最高法院、青岛中院联合制作院线电影《特别追踪》、微电影《迷踪》,《迷踪》先后荣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作品奖、平安中国微电影比赛最佳微电影奖等10余项大奖,与即墨电视台合作推出《直击执行》,为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营造良好氛围。

  三、全面深化司法改革,不断提升司法效能和公信力

  ——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完成第二批11名员额法官遴选,面向社会招聘劳务派遣速录员6人,优化审判团队配置。充分发挥院庭长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院庭长结案6471件,占结案总数的31.6%。坚持放权与监督并重,改革审委会研究案件机制,对发改案件、重点信访案件、长期未结案件逐案研究,总结办案经验教训,强化类案指导。研究制定《要件审判规范指引》,提炼26类纠纷要件,规范案件裁判路径及法官自由裁量权。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法官办案内生动力,员额法官人均结案345件,名列全省基层法院前茅,办案质效持续提升,我院在全省审判执行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圆满完成刑事、家事诉讼制度改革试点任务。深入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完善认罪认罚案件“123”审判模式,共审结认罪认罚案件979件,占审结刑事案件的79.7%,服判息诉率99.6%,试点经验被最高法院《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专报》刊发推广。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少家合一”审判新模式,贯穿“和合”理念,搭建纠纷多元化解、人身安全保护两个平台,建立家事调查、特殊应对、隐私保护三项机制,打造心灵港湾辅导室、家事心桥调解室、法官妈妈工作室、家事审判文化长廊等四个品牌,将心理干预、联动调解、法治宣传等融入纠纷化解过程,受理家事案件1488件,调撤率80%以上,弥合了家庭裂痕,促进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专题采访,省高院张甲天院长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

  ——完善司法监督机制。加强案件评查监督,采取日常评查、重点评查等方式评查案件10750件,促进办案质效提升。完善司法公开机制,上网公布裁判文书12658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新闻媒体观摩庭审、监督执行200余人次。全面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5275件,普通程序案件陪审率100%,进一步发扬了司法民主。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打造智慧法院,完善司法便民格局。按照“全时空”标准升级网上立案系统,优化12368热线,实现网上立案、送达提醒、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提升立案质效,全年共网上立案4546件。启用刑事诉讼远程多方庭审系统,提高庭审效率。整合立案审查、咨询服务、诉调衔接等窗口功能,实现一站式办理、零距离服务。推进司法救助法治化,为经济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60.2万元,减缓免诉讼费38.5万元,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践行枫桥经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将审判服务向诉前、诉外延伸,加强与青岛保监局、工会、妇联等部门联动,完善涉保险、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纠纷诉前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件。强化诉调衔接,返聘退休法官常驻诉调中心进行立案调解,调解案件1001件。深入推进法官进社区工作,将审判服务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促进基层党建,助力乡村振兴,法制日报、青岛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构建“多元一体”刑附民案件调解机制,案件调解率98.4%,为被害人挽回损失7200余万元。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涉诉信访,化解、终结信访案件24件,青岛中院在即墨召开现场会推广我院工作经验。

  ——推进普法工作,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国家宪法日、国际知识产权日等公众开放日活动,300余名群众走进法院、走近法官。开展“法律六进”活动20余次,1万余名干部群众接受普法教育。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拍摄劳动争议题材微电影《天下无讼》,加强微博、微信、官网建设,推送法治信息1600余条,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五、持之以恒从严治院,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法官队伍

  ——规范法院内部管理。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完善队伍管理、机关管理、审判管理等规章制度,推进法院管理规范化。开展“找差距、补短板、抓规范、强基础”活动,对照先进法院,认真组织学习、深入查摆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将纪检监察与审判执行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对长期未结案件、重大发改案件、信访案件的监督,促进审执工作质效提升。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常态化组织法官论坛及庭审观摩活动,将理论研讨与审判实践相结合,增强法官职业技能。承办全省庭前会议暨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审理规程研讨会,提升涉黑恶案件审理的司法能力。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开展办案竞赛、书记员技能比武等活动,强化审判团队建设,促进办案质效提升。积极参加区委政法委组织的政法大讲堂活动,提升干警综合素质。

  ——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对违纪干警坚决依纪依规进行处理。进一步严肃纪律作风,提出队伍管理等10个方面的明确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司法廉洁教育等活动,完善8小时工作时间内外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法院司法活动和法官业余活动的监督,促进法院清明、法官清廉。

  区法院不断强化自觉接受区委领导、人大监督的意识,始终坚持重要工作、重大案件及时向区委、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诚恳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就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向区人大常委会做专题汇报。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办结人大转办信访件24件。走访联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0余人次,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寄送年度报告等材料660余份。聘请17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司法监督员,加强对法院工作监督,促进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区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得益于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法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区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包括: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司法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要求;案件数量居高不下,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审判执行压力较大,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司法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审判力量配置、法官职业保障、审判监督管理等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智慧法院及人民法庭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区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委“13456”总体发展思路,准确把握“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目标定位,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全力提升法院各项工作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发挥职能作用,更好服务全区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战略、新任务,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推进。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积极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社会稳定。狠抓审判执行中心工作,发挥司法引领、保障和推动作用,促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二是完善司法举措,满足群众公平正义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依法审理教育、就业、医疗、房地产等涉民生案件,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及法官进社区工作,提高案件审判及纠纷化解效率。打造便民、高效、智能的诉讼服务中心,进一步推进网上立案,让群众诉讼更加便捷。

  三是加强改革创新,提升审判执行整体效能。坚持向改革要质效,统筹推进内设机构、审判管理模式、执行工作机制、法官考核评价等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家事审判、要素式审判等改革,研究解决影响案件质效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智慧法院建设,强化信息化与改革的深度融合,促进办案质效提升。

  四是践行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文明创建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在司法实践中凝聚精神力量、弘扬法治理念。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打造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主体的新媒体普法平台,加强以案释法,推进法治理念贴近群众、走进生活,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促进法治即墨建设。

  五是从严管理队伍,保障法院工作健康发展。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建工作,进一步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敢于担当。紧扣增强履职本领的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找差距、补短板、抓规范、强基础”活动,促进法院整体水平提升。以推进规范管理为抓手,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确保公正高效廉洁司法。

  各位代表,面对新时代赋予人民法院的新使命,面对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新期待,区法院决心在区委领导、区人大监督及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力做好法院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争当全省区域发展排头兵、打造支撑青岛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极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即墨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即墨市振华街150号 电话:0532-85559817 邮编:266200